三一挖机
三一挖机 时间:2025-04-05 19:36:40
乡村振兴首先要把人留下来,有项目、有产业,才能让农民持续增收。
完成11个县(市、区)城市体检报告和更新实施方案,搭建中心城市规划区140平方公里的城市倾斜摄影三维模型,建立中心城市规划区内共46740栋电子身份证数据库和建成区48平方公里范围内14个城市专题库,构建了8大类 100 项体检指标体系。聚焦城乡建设,全力以赴提质效。
城镇棚户区改造2021年续建任务有4396套,已基本建成2025套,完成货币化安置289套。坚持先地下后地上、先保护后利用的原则,加强昭通古城保护提升,完成2个总规划和3个专项规划,留住城市烟火气,展示城市老场景。围绕宜居宜业,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,统筹推进县城、集镇、乡村互融共进、协调发展。昭通、绥江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,鲁甸、镇雄、绥江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,鲁甸、镇雄、大关、永善、水富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,鲁甸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城市,绥江成功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水富市荣获2023 年云南省绿美城市奖补推荐。党的二十大以来,昭通市深入实施六大战略,扎实推进城乡融合,持续做优城的文章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显著提升,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,乡村让人们更向往。
目前,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 134.28 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0.93%。聚焦历史文化,全力以赴保传承。投资来源地主要是长三角、成渝地区、京津冀地区,项目涉及高原特色农业、绿色能源、新材料、文化旅游康养、现代物流等领域。
发展环境实现新提升,打造了通通能办的新品牌。本次推介会成功签约24个项目,协议引资291.7亿元。杨承新在致辞中指出,昭通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和牵挂的地方发展环境实现新提升,打造了通通能办的新品牌。
昭通将始终秉承重商、亲商、安商、扶商的理念,优化政务环境,规范市场环境,净化法治环境,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好昭通的营商环境。综合交通实现新跨越,筑牢了开发开放的硬支撑。
本次推介会成功签约24个项目,协议引资291.7亿元。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杨承新出席推介会并致辞。近年来,昭通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落实全省3815发展战略,做好产、城、人三篇文章,实现经济大发展、城乡大变样、交通大跨越、环境大改善,奋力书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答卷。刘和开、胡智雄等出席推介会。
杨承新说,今天的昭通,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,跑出了争先进位的加速度。8月16日,在第7届中国—南亚博览会暨第27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举办之际,昭通市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昆明举行。当前的昭通,优势在集成、资源在集中、动力在集聚,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其时已至、其势已成。杨承新在致辞中指出,昭通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和牵挂的地方。
会上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。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,点燃了动能转换的强引擎。
投资来源地主要是长三角、成渝地区、京津冀地区,项目涉及高原特色农业、绿色能源、新材料、文化旅游康养、现代物流等领域。杨承新表示,真诚欢迎企业家们走进昭通、扎根昭通、投资昭通,奋力书写创新、创业、创造的发展新业绩,携手开创共建、共享、共赢的合作新篇章。
本次签约的项目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,其中10亿元以上8个,主要聚焦昭通市5+N重点产业,11个县(市、区)均有项目签约。昭通日报记者:彭念敏 钱江/文 杨洋/图校对:崔鹏昭通日报记者:张永刚 文/图校对:胡远松。据了解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习酒•我的大学逐梦奖学金项目向昭通希望工程捐赠30万元助力60名学子圆梦。8月16日,2023习酒·我的大学逐梦奖学金发放仪式举行,昭通60名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每人获得5000元逐梦奖学金。本次逐梦奖学金于7月25日由昭通市青基会、《昭通日报》发布申报公告后,收到近400份申请,通过资料审核、走访回访等方式,挑选出60名被一本院校录取的低收入家庭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,予以奖励。
该项目由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、共青团昭通市委和昭通市青基会共同组织实施,聚焦边远高寒山区家庭,旨在从经济上对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群体开展以奖代资的教育帮扶,有效巩固教育脱贫成果申报第二批省级革命文物51项,18个省级非遗项目获选公示,11件作品入选全省非遗伴手礼。
为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好的文化和旅游服务,共享发展成果,昭通市始终坚持培育、监管两手抓,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,加强东西部文旅协作,与上海市闵行区合作开展挂职培训、宣传推介、非遗展示、摄影展览、歌舞表演等活动,创文创卫、挂钩帮扶、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当前,昭通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沿着省委3815战略,市委六大战略和产、城、人三篇文章的部署要求,以市场化、高端化、智慧化、国际化的理念,聚焦一山、一城、一址、一江、一道的文旅产业集群建设,提升打造避暑休闲、高峡平湖、红色教育、丝绸文化4条品牌旅游线路,昭通文旅正以无限的魅力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。
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,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。山花烂漫、幽谷纵横、清泉奔涌、苹果飘香……在第7届中国—南亚博览会昭通文化旅游展馆,20摄氏度的温度计、灵动飘逸的白云、色泽亮丽的昭通苹果等造型,精彩纷呈的节目展演、唯美大气的风光视频,紧扣暑夏清凉游 昭通20度避暑胜地开展宣传,VR沉浸式实景游览体验、非遗展示、现场有奖问答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展。
培育市场主体,新增许可旅行社6家,申报16家等级旅游民宿、37家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,推进2067家涉旅企业诚信评价、8家星级饭店复核全覆盖。有序推进第七次全国图书馆评估定级,创新开展读书漂流文化长廊载体建设,绥江县茧斋智慧书屋入选云南最美公共文化空间,市图书馆互联网+24小时城市书屋二期建成投用,公共文化云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乡村文化旅游能人培训接续举办。市委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会,市人大开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执行情况专项检查,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、政府文物保护工作。完成1258个文物点信息调查,上报国家层面储备项目12个,落实规划编制经费100万元。
开展节庆会展、避暑避寒、文旅康养等宣传推介,强化旅游数据统计、旅游固投周调度和一把手外出招商,全力推动旅游经济复苏。落实助企纾困举措,出台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潜力四条措施。
加强文物安全巡查检查,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配备灭火器材,完成20余处文物修缮和抢险加固,开展朱提故城遗址、梁堆墓考古发掘,推进三大电站库区文物复建,完成1043处文物坐标点测量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。举办昭通市第三届民族赛装文化节,4个参赛作品进入云南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名单公示,2个节目参加第九届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,舞蹈《高原的守候》获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。
昭通境内群山林立,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,受金沙江纵横切割,山高谷深,大山大水大峡谷构成了昭通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:鹤舞高原大山包、古韵幽香昭通城、康养胜地大峡谷、千年古隘豆沙关、旖旎秀美小草坝、山涧飞瀑黄连河、秘境氧吧铜锣坝,高峡平湖壮美,天坑溶洞奇绝,森林公园神秘,高山草场宁静,雄山秀水动人心魄,让人流连忘返。文化艺术工作取得新成绩,创作各类文艺节目90余个,实施文化惠民演出5134场,开展云南省文化大篷车招标演出30场,儿童话剧《罗炳辉》录制完成。
昭通日报记者:谭光吉图片由昭通市文旅局提供。起舞山水间,做优大旅游。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。提升旅游品质,新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、3A级旅游景区5个,正开展第二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评定,申报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,水富市邵女坪社区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规划十四五储备项目483个,策划35102工程项目45个,现有文旅康养产业链在库项目100个,总投资122.12亿元,其中14个列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。
近年来,昭通市文旅系统牢牢抓住高质量融合发展主线,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,坚持以文促旅、以旅彰文、文旅融合,文化事业更加繁荣,旅游发展逐步壮大,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,文旅工作亮点纷呈。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,地处云、贵、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腹地,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。
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(昭通段)建设,召开专题会议,充实工作专班力量,强化月调度机制,共整合建设资金4.62亿元,推进12个项目开工建设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实现新突破。